韩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了能够用于人眼球的“人工活体组织”。这一产品有望用于感光能力低下的弱视者视力矫正手术。
亚洲大学物理学教授金成焕(音译)领导的团队22日宣布,利用蚕茧蛋白质(蚕丝),开发出了可用于人体的“三维光子结晶粒子”。
蚕茧蛋白质几乎没有人体排异作用, 成为备受关注的人体用品。但是,由于难以用天然蛋白质加工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粒子,在实用化方面存在局限。
金成焕教授团队利用蚕茧蛋白质,国内最早开发出可以向各个方向反射光线的“纳米光学粒子”。研究团队把特殊染料混合在蛋白质水溶液中,利用光反应,使之成型为薄膜。就是用蚕茧蛋白质制作了可以反射光的薄膜。这种薄膜像人体皮肤一样弹性优良,即使折叠或弯曲也能维持原来型态。
科研团队希望,把这种薄膜移植到视神经薄弱的人眼中,能有助于矫正其部分弱化的视力。金成焕教授表示,“野生动物之所以能在夜间比人看得更清楚,是因为它的眼中有眼球反射体。如果给视神经薄弱的人移植这种薄膜,就可以弥补人的视力。”
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6月13日的国际学术刊物《美国国立科学院会报》(PNAS)上。
|